五老人物事迹——杨怀玲同志

作者:点击数:10更新时间:2025-11-17

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——记杨怀玲老师的教育强国情怀

撰稿:王瑞 魏嘉成 杨通烜

(杨怀玲老师简介:中共党员,1937年生,1964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专业并留校,1998年于校长助理任上退休。拥有近六十年党龄的他,是新中国教育事业,特别是艰苦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亲历者与建设者。)

巍巍小兴安岭曾见证过北大荒的苍茫与壮阔,也铭记着一代代拓荒者燃烧的青春与不朽的功勋。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发展历程中,杨怀玲老师的名字,如一股执着而默默的流水,不与人争喧嚣于前,却汇聚成江海。杨怀玲老师对北大荒、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一个甲子的无私奉献,深刻诠释了一位“五老”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卓越风貌。

从“秀才”到尖兵,在时代熔炉中淬炼忠诚底色

1937年,杨怀玲出生于辽宁海城。 他自幼聪颖好学,怀揣飞行报国之梦,因体检未能如愿。但在1956年,他响应号召赴朝鲜参与恢复建设,回国后入读炮兵学校,1958年,作为十万转业官兵的一员,来到了北大荒。 这里和战友们用树枝搭建马架子,夯土盖房,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,硬是在这片千里荒野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。

正是在这片热土上,王震将军下定决心决定创办大学,培养北大荒建设急需的人才。 于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(时称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)应运而生。 这段经历磨砺了杨怀玲的意志,让他理解到知识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。1964年,已在农场会计岗位上积累了丰厚经验的杨怀玲,被推荐进入自己参与建设的大学——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专业深造。 这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,也预示着他此后数十年教育生涯的开启。

坚守原则的“老会计”,诠释教育者的风骨

大学读书期间,杨怀玲勤奋刻苦,连续四年担任班长,并于1965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毕业后,他留校工作,几经轮转,最终还是回到了他热爱的会计岗位。 在那个物资匮乏、百废待兴的年代,学校的财务工作千头万绪,挑战重重。

省教育厅省教委处处长临时前来视察财务科长和会计准备不足,回答支吾。 杨怀玲临危受命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对答如流,赢得了对方的高度赞扬:“你们这位杨副科长可不简单啊!”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刚正不阿的品格,当时的校长计划给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每人购买一台电视机,这在当时是笔巨款,需要财务科垫付。 杨怀玲顶住压力,以“数额太大,不符合财务规定”为由,数次拒绝。 即便后来校长调整了杨怀玲职务,依旧未能改变结果。 事后,这位校长反而更加认可杨怀玲的职业操守,提拔他为财务科科长,后又升任校长助理。 杨怀玲用自己的行动,向青年人昭示了“教育家精神”中的风骨与担当——对规则的敬畏,对事业的赤诚。

正是这种对原则的坚守和对学校财务工作的精心理财,杨怀玲有效保证了学校资金的良性运转,确保了教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,为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。 他常说:“会计工作,一分一厘皆是责任。”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,令人动容

退而不休的“活字典”,以耄耋之躯续写育人情怀

1998年,杨怀玲老师光荣退休。 然而,他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。2019年末,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决定编写农垦会计史,其中八一农大会计史是重要组成部分。 当时,学校参与编写的教授对早期情况不甚了解,由于迁校等原因,学校早年的会计档案几乎全部遗失,仅存一本1975年由杨怀玲亲笔书写的工资花名册。

 “组织需要我!” 这位已是83岁高龄,曾担任过学校“大管家”的老党员、老专家、老教师,再次挺身而出。 他拖着病体,亲自查阅残存资料,走访当年的老同事,历时三个多月,硬是手写完成了近五万字的学校会计史初稿(后整理为八万余字)。 采访时,杨老遗憾地说,因为年事已高,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,不然还想再把手稿润色一番。 这份对事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,正是“五老”群体的生动写照,更是对青年一代最深沉的教诲。他用实际行动,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。

寄语青年:在时代浪潮中“厚积薄发”

谈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,杨怀玲老师语重心长:“从1958年艰苦建校,到2003年迁校至今,无数农大人无怨无悔,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,这是由上而下的传承。” 他结合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:“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机会有很多,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发展自己、沉淀自己,要耐得住性子,抵制不良诱惑,厚积薄发,这样才能在机会到来时牢牢抓住。” 这朴素的话语,蕴含着一位长者对后辈的殷切期望,也道出了在建设教育强国征程中,青年人应有的奋斗姿态与成长路径。

杨怀玲老师的一生,是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一生,是与北大荒开发建设同频共振的一生,更是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一生。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。他的故事,正是“五老”精神的缩影——忠诚、执着、朴实、奉献。正如那句“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”,杨怀玲老师以其一生的实践,展现了教育者应有的品格与力量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,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,勇担时代使命,贡献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