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退休工作党委党建创新案例

作者:点击数:1438更新时间:2021-10-14

    离退休工作党委在党建工作方面,积极探索新途径,寻找新方法,结合离退休工作特色和离退休退养人员特点,将党建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相融合,尤其与关工委工作相结合,充分利用关工委工作平台和优势,开展学习与实践,形成符合自己的实践方法,取得了创新式成效。

一、离退休工作党委积极利用离退休退养党员的优势和特殊性,与高校学生建立沟通交流平台,让大手拉起小手,让老党员退休不褪色,继续发挥余热,影响与教育下一代。

离退休党员们经常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、校动科学院、应用技术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和会计学院等达成共建,通过讲座、报告、座谈、比赛、音乐会等丰富的形式开展工作,党支部之间也借共建平台,共同推进党建共建协同育人工作:与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联合共建,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——“庆祝建党百年,传唱红色经典”音乐会在退休党支部书记80岁的王崇申带领下,共唱红歌,一片蓬勃气象,吸引了近50名退休人员与学生前来观看助威。

离退休工作党委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“永远跟党走”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、同贯彻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开新局、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等党建活动结合起来。做好学校“七一”表彰“两优一先”推荐工作;积极筹备有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座谈会,每个支部选推一名党员代表发言,抒发对党的感情,并组织颁发纪念章仪式;处办支部党员对老党员们手写的几千字回忆录进行整理,凝练成发言稿,将红色精神进行传承。座谈会后,全体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。

异地党员李丛功、异地老同志张国卿积极参加学校迎七一书画摄影展活动,不远千里寄作品到工作处;老党员钟东明为歌颂奋进新时代、礼赞建党100周年,创作了一组诗歌《巨龙的脚步》,经离退休工作党委把关,提出修改建议后发表在我校党史学习教育专栏。

退休各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“学党史、展成果”板报大赛,有老同志为党诞辰百年书写的文章、有“我向党说句心里话”、有毛泽东诗词抄写、有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文章,内容丰富,寓意深刻,党员同志们以书法、绘画、雕刻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党的热爱与敬仰,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与期待。其中,第一党支部党员们上交的作品,全部由91岁高龄的章士奎老师用书法抄写展出;95岁高龄的张国卿老师和76岁的李丛功老师的作品是不远千里邮寄到工作处参展;参展作品的党员同志平均年龄达到85岁以上。

退休党支部还共同开展义务劳动,到门球场,对南侧耕地重新翻土、刨坑、播种,种上格桑花和紫茉莉。到场的党员们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,80多岁的老党员也积极参与,共同为祖国庆生。

二、离退休党委充分挖掘利用老党员的优势,开展党的教育与引领工作。

老干部章士奎成立大学生书法学习班,坚持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免费教授书法,传授传统文化,累计已有150多人。章老师还会不遗余力以书法的形式参与“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”“党史学习教育”“建党百年”“迎七一”等各项活动

老干部杨环玲同志,是一本活校史,为学生做过多场报告,带大家了解垦区创建和发展、了解校情和校史,教育师生传承和发扬“艰苦奋斗、勇于开拓、顾全大局、无私奉献”的北大荒精神。2020年,杨老克服手抖的困难,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手写了十二章近5万字的八一农大会计史,成为学校历史撰写史上的奇迹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

离休干部张宪吉、退休教师邸彦芝等,都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典型代表,他们要么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英雄、要么是党支部书记、要么为学校做出过突出贡献,他们用自己的故事给予青年一代鼓励与希望,真正做到“润物细无声”:荀长春同志利用演奏葫芦丝特长,积极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葫芦丝演奏选修课程;老年乐队、农大社区和经管学院大学生以及青年教师共同举办“庆十九大、喜迎重阳节”文艺演出等活动;2020年疫情来袭,沈泽源老师编曲《白衣天使战病魔》为抗疫助威,歌曲《感恩母校八一农大》,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关怀与期望;冯学民老师在疫情期间一直协助学校筹建农耕馆建设工作,并出版著作《回望裴德峰》。

离退休工作党委也十分注重党建宣传工作,对离休干部张宪吉、退休党员章士奎、邸彦芝、杨怀玲老师进行采访慰问,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与事迹,对老党员进行宣传,他们都有一颗不灭的红心,一颗为下一代、为党奋斗终身的决心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离退休工作党委